在學習時,假設擁有前三項要素:注意力、主動參與、保持錯誤回饋。但這時候,可能還有一個問題,就是很慢、很費力。
例如六歲的小朋友在學閱讀,他需要一個字一個字看,他在閱讀時需要動用全部的注意力資源,除非他把這件事變得自動化,由潛意識來處理。這就是固化。
以閱讀為例,從「一個字一個字看」,變成整個字的閱讀,也就是把序列處理變成平行處理,需要花三年時間。
自動化機制把我們平常用的操作轉化成更有效的慣例,把他們變成大腦的迴路,在我們意識的覺知之外,它們獨立自動的展開處理歷程,互不干擾彼此運作的進行。
初學者在閱讀時,除了閱讀迴路活化以外,我們也會看到頂葉和前額葉皮質活化,表示正在耗量大量資源來調用注意力。在固化之後,這些調動會消失。
在閱讀過程中,我們的大腦會做統計,哪些字母最常出現,通常出現在哪個位置⋯⋯甚至視覺皮質區會適應某些字母的形狀。
在大量學習後,這條迴路變成了例行公式,幾乎不用任何意識介入就能運作。這時候就可以做到「毫不費力」的閱讀。
自動化之後,皮質資源釋放出來,我們可以去做其他的事。
人類的執行皮質無法一次做好幾次事情。會有認知瓶頸,因此自動化是重要的。若某一件心智活動還沒有學習到自動化的程度,就需要調用珍貴的大腦資源。同時阻止你注意其他事。
「規律間隔」的學習效果比「集中學習」好,也和固化有關。每天晚上,在睡眠時,大腦會嘗試鞏固白天學習的東西,轉運到記憶裡。
程序是:
簡言之,海馬迴的重新啟動,導致了皮質的自動化。
好,我們知道自動化和睡眠有緊密關係,但這個關係是因果關係嗎?意思是,你可以透過影響睡眠的方式,來增強記憶嗎?
結論是可以,運用增加大腦共振效應,來增加睡眠深度。這些共振得出了更強的學習固化。
在實驗中,會運用電流來增加共振,而在生活中的應用,目前有一些看起來可增強固化的作法:
但睡眠時只能固化,不能吸收新技術。所以那種睡眠時撥放外國語言的錄音帶,是無效的。一定要在白天先練習。